【 創辦人專欄 EP.1|自主學習的社會意義 】

「原來我可以自主學習影片製作嗎!」一位同學跟爆學力的引導師說。

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現代越發重要,教育部也首次給予學生在學校自主學習的時間,落實課綱中「以學生為主體」的核心宗旨。這篇文章希望探討「自主學習」對臺灣的社會意義,從更宏觀的脈絡理解自主學習。

|在未來,自學力跟識字能力一樣基本|

古今中外的課室風景,大多是一個老師站在台上講課,一群學生台下聽講。這樣的安排,預設了老師是懂最多的人、知識的權威者,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。在知識不流通的社會,這是傳授知識相當有效的方式;然而,當知識的流通性和來源管道都不斷增加, 師生關係也逐漸被重新建構。老師有著自己的專業和經驗,但學生也會有自己研究的領域,甚至可能比老師還專業。

此外,世界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模糊,十年前誰能想到 YouTuber 可以創造穩定可觀的收入?又有誰知道幫人出租空房間,是一門上千億美金的大生意?當沒有人能準確預知未來時,又要如何決定該教現在的孩子什麼呢?

種種因素,都讓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方式備受挑戰。相較於替學生判斷什麼知識重要、教學生知識,培養學生去判斷什麼知識重要、掌握學習任何知識的能力,更有助於學生適應未來千變萬化的世界。

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,自主學習就顯得更加重要,甚至未來學家 Alvin Toffler 在 50 年前就斷言:「21 世紀的文盲不再是不會寫、不會讀的人,而是那些不會學習、歸零、再學習的人。」

在未來 —— 甚至現在 —— 自學力就跟識字、寫字一樣重要。

|自學力教育是一種權利嗎?|

如果自學力攸關孩子未來的生存、工作和競爭力,那提升自學力會不會是政府的義務、國民的權利?

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。換個角度想,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生階段沒有被培養起足夠的自學力,他未來的機會勢必會受到極大的限制,這是另一種形式的「教育不平等」,而且對孩子的限制比「教室有沒有電腦」來得更大。

那麼在臺灣每個孩子是不是有公平的機會,接受優質的自學力教育呢?根據我們走訪 60 所高中的觀察,每間學校對自學力教育的重視不一,在資源上也頗有落差。有學校給學生 18 週、每週 3 節課去自主學習,有學校僅給 6 週、每週 1 節課做自主學習。有學校會在高一時提供多元選修課程,讓學生充分探索不同領域,更容易找到適合的自主學習主題;有學校能開設的選修課程不多,學生的想像力有比較有限。

自學力教育的資源分配不均,短期內看起來僅是「學習歷程檔案」優秀與否的差異,但長期來看是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未來機會上的巨大鴻溝。因此自主學習這件事,已經不是單純的升學議題,而是攸關未來孩子工作和競爭力的社會議題。學生不是為了 108 課綱去自主學習,是要為自己的未來去自主學習。

|自學力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因素|

在社會上,不乏因家世背景而頗有成就的人,不過仔細分析後會發現,那些有成就的人當中,更多的是自學力很強的人。換句話說,「自學力」與「成就」的相關性,很可能比「家世背景」與「成就」的相關性更高。如果一個人只有強大的家庭靠山卻缺乏自學力,他可以有優渥的生活,但很難在社會上取得太大的成就或貢獻。

有人可能會說:「投好胎還是比較重要。」家庭提供的經濟和文化資本,絕對是一個人是否有成就的關鍵因素。然而,家庭是先天決定、無法控制的,自學力卻是可以後天培養、操之在己的。我們無須去計較家庭所提供的資源多寡,因為這世界本就不公平,我們該關注的是一個人是否能透過後天努力,讓自己的生活更好、生命更有價值。

而在未來,最關鍵的後天努力,是自學力。

社會沒辦法讓所有人的出發點一致,但對出發點落後的人,可以給予更多資源和支持。若我們在投胎前都被蓋上一塊布幕,看不見自己會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,那我們都應該會希望至少能出生在公平的社會吧?這樣不管出生在什麼家庭,至少還能透過自己的努力,獲得翻身的機會。而所謂公平,很大一部分就是每個人都能在教育上獲得足夠的支持 —— 尤其是自學力教育。